新闻资讯

致力于提供IT综合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赋能企业发展数字化经济

智慧港口:赋能航运新时代,领航物流未来(一)

2025-01-17 10:05:32


1.jpg


钱凯港——中企开发南美首个智慧港口!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在利马总统府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钱凯港开港仪式。

钱凯港的开通,在当地掀起了一阵热潮。当地民众讨论港口开通对于他们生活的改变,同时,各大媒体也竞相报道,展示在APEC经济合作的大框架下,钱凯港开通的重大意义。

钱凯港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开港后,中秘间单程海运时间将缩短至23天,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每年将为秘鲁创造逾8000个直接就业岗位。亚太地区的大量货物在此汇聚、中转,让区域互联互通更为紧密,为各经济体创造了机遇。



图片


智慧港口



2.jpg


定义


“智慧港口”是以现代化基础设施设备为基础,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港口运输业务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港口运输组织服务创新为动力,以完善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展政策为保障,能够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港口资源优化配置,在更高境界上满足多层次、敏捷化、高品质港口运输服务要求的,具有生产智能、管理智慧、服务柔性、保障有力等鲜明特征的现代港口运输新业态。







智慧港口行业发展历程



01
起步阶段(1990年代-2000年代初)

智慧港口行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

当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港口管理中开始出现,港口开始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货物跟踪和仓储管理。此时的智慧港口主要关注港口内部的数字化和自动化,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实现港口与货主、船公司之间的信息互通。这一阶段的智慧港口主要解决了港口内部信息流动的问题,提高了港口的效率和准确性。



02
智能化阶段(2000年代中期-2010年代初)

进入21世纪,智慧港口行业进入了智能化阶段。这一阶段的关键是运用先进的传感器、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口的自动化运作。智慧港口开始引入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实现对船舶和集装箱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使得港口的吞量大幅提升,港口的货物流转速度和运输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2005年我国自主研发并制造了首个全自动集装箱空箱堆场系统,完成试验并投入运营,2006年开展基于RFID的国际集装箱物流全称适时跟踪管理试验项目。


03
数字化阶段(2010年代中期至今)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智慧港口进入了数字化阶段。在这阶段,港口开始建立数字化平台,将港口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港口可以更好地了解货物流动和需求变化,优化资源配置和运输路线,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智慧港口还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实现港口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港口的整体协同效应。

2012年以来,厦门远海、上海洋山4期、青岛港、天津港等一批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2016年-2020年,我国青岛前湾、上海洋山及天津智能化高港口已经基本建成,除此之外——AGV、自动化吊桥、高速轨道吊桥等港口智能设备逐步被引入。

2021年之后,十三五时期,《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和《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加速2020-2035年智慧港口全国普及化发展。




国内外智慧港口



Part.01

荷兰鹿特丹港口

于1283年开放。

作为欧洲最大的贸易港世界信息大港,素有“欧洲门户”之称的鹿特丹港,以打造全球性枢纽港和欧洲临港产业集聚区为战略目标,重点围绕港口物流"dexibility(柔性)"和"acccssibility(可达)”,积极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 一是构建便捷、安全高效、可靠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强化腹地运输网络体系,优化内陆多式联运运输网络。

  • 二是大力推进码头运营智能化,在全球率先建立自动化码头系统,大幅提升港口运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 三是围绕以港口为核心枢纽的综合物流体系,加强港口物流上下游资源整合与集成,促进港口全程物流链服务业务协同与高效衔接,推动国际贸易便利化。

  • 四是构建互联互通的国际运输信息系统(INTIS)平台,实现港口与港口、港口与相关机构以及港口所在物流链之间的信息通联与共享,提高港口物流链一体化服务水平。

  • 五是广泛与港口物流链相关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政企合作。从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土地资源利用、集疏运体系、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推进港城深度融合发展,积极营造港口良好生态图。

3.jpg



Part.02

新加坡港

于1964年4月1日正式成立。

新加坡港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和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之一,打造智慧港口、持续推进模式创新,强化巩固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一直是其关注的焦点。早在2012年,新加坡港投入巨资面向全球征集新一代集装箱港口的创新技术方案,以期在未来10年实现"表现力、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三大目标提升,并从运营效率、可执行力、绿色环保等方面布局智慧港口。

新加坡港目前有一个面向智慧港口策略的项目——大士超级港口,计划于2040年完工,大士超级港口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全自动港口。

  • 一是大力推进码头运营智能化,实现集装箱自动配载和跟踪、实时控制堆场上和船上的装卸作业,降低人工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和服务水平的稳定性。

  • 二是建立无缝衔接的网络化运输体系,优化多式联运网络,推动整合与集成港口物流链资源,强化港口物流价值链服务。

  • 三是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构建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PortNet),打通港口上下游环节的数据流,实现港口与海关、海事、商检等口岸单位的信息一体化,提高“大通关”效率和口岸部门服务水平。

  • 四是提出大数据治港的概念,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基础建设、生产管理、客户服务、市场预测、应用创新等服务,优化港口物流流程并提高港口物流服务质量。

  • 五是大力打造良好的港口生态圈,与港口物流链相关方广泛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突出以人为本、生态绿色、环保节能、港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文环境、城市发展与港口战略的有机融合,推动贸易便利化。


4.jpg


Part.03

德国汉堡港

于1189年5月7日开放。

汉堡港以打造安全、高效、协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港口”为目标,于2012年10月出台了《港口发展规划2025》。汉堡港改变了传统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提出了港口物流服务链理念,重点围绕码头运营智能化、物流价值链服务、港区服务升级、生态环境优化改造等方面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 一是充分利用易北河沿岸空间资源,加强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港口自动化生产力。

  • 二是通过自动化码头、现代化堆场和物流服务基地的建设,大幅提高港口运营智能化水平与作业效率。

  • 三是优化与完善腹地多式联运网络服务体系,从陆路交通、水路交通和铁路交通等方面打造智能交通系统,强化亚欧大陆运输中转枢纽地位。

  • 四是构建现代化控制中心和港口大数据中心,搭建面向客户电子商务平台PORTLg,为货主、仓储经营商、船公司、货代等物流链上的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

  • 五是从创新政策服务、推动港产城和谐共处、加强港航合作、提升价值链服务、加强生态人文环境建设等方面,积极推进港口生态圈建设。如取消自贸区政策促进物流链运转效率提升、发起“港口联盟(chainPORT)”行动实施全球战略布局、实施智慧能源计划推广应用清洁能源等。


5.jpg


Part.04

上海港

于1842年开通。

上海港以"成为全球卓越的码头运营商和港口物流服务商"为战略目标,借助新技术带来的新动能和开放式创新带来的新格局,积极打造"3E级”智慧港口,即在港口运营上卓越(Excel)在可持续的创新业务上积极拓展(Explore)、在生态圈构建上保持开放(Exrend)。

  • 一是通过设备操作自动化、港口调度智能化和信息数据交互与可视化,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建成的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码头作业自动化率90%以上,并首创“边装边卸”工艺大幅提高码头效率。

  • 二是突破传统的“货物装卸”封闭运作模式,转向与供应链上下游高效协同化运作,推动港口物流链资源整合与集成。

  • 三是积极创新业态模式,拓展业务范围。结合"互联网+"应用,探寻从"线”上的竞争向"网络"的竞争转变,大幅提升港口物流运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 四是加大信息化、精益化、系统化建设的力度,建立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打造联江系海的集疏运协同平台,为物流链的参与方提供便利的商业环境,推动高附加值产业聚集。

  • 五是打造紧密协作的港口生态圈,推动贸易便利化。实施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以确立和巩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港地位。


6.jpg


Part.05

舟山港

深水良港,36个集装箱泊位,适合大型船只停靠,中国东部的重要门户

7.jpg


Part.06

深圳港

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47个集装箱泊位,连接国内外重要航线

8.jpg

……




什么样的港口是智慧港口?


9.jpg


1
货畅其流
  • 单证电子化

  • 单一窗口

  • 智能闸口

  • 多式联运

  •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2
物尽其用
  • 港口设备设施的自动监测和优化调度

  • 5G网络

  • 自动化码头


3
人畅其行
  • 导航、票务和支付等客运全程“一站式”服务

  • 水路客运联网售票

  • 交通一卡通

4
安全高效
  • 港、人、车、船、货的全面能感知和广泛互联

  • 危险货物全程监管体系

  • 信用体系




智慧港口的主要特征


90.jpg

一、全面感知

全面感知是所有深层次智能化应用的基础,智能监测的结果是现场数据的全面数字化。包括现场物联网、远程传输网络以及数据集成管理(筛选、质量控制、标准化和数据整合)。


91.jpg

二、智能决策

智能决策是在基础决策信息感知收集的基础上,明确决策目标及约束条件,对复杂计划、调度等问题快速做出有效决策。


92.jpg

三、自主装卸

自助装卸是在智能决策基础上,设备自主识别确定装卸对象、作业目标,并安全、高效、自动完成作业任务。


93.jpg

四、全程参与

即通过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医用,使港口相关方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多种终端设备,全面融入统一云平台。通过广泛互联,深入交互,使港口综合信息平台能最大限度优化整合多方需求与供给,使各方需求得到即时响应。


94.jpg

五、持续创新参与

港口可持续创新是通过港口相关方的光蛋参与和深入交互,通过港口管理者与智能信息系统的人机交互,智能信息系统的自主学习,使得港口具备持续创新和自我完善的功能,是智慧港口最主要特征之一。



智慧港口发展前景




技术创新带动港口更加智慧

01
95.jpg

人工智能、物联网、5G、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和港口建设之间将更加优化整合,中国干沟将会继续朝着生产运营智能化、创新服务多元化、数字信息可视化大力发展,提升智慧干沟科学运营水平。



突破传统港口限制,航运枢纽能级提升

02
96.jpg

智慧港口的核心是数字化、智能化。

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是计算的高效、便捷、可连接,高效、便捷、可连接是促进商业应用场景多元化、精准化的关键条件,未来智慧港口的竞争和服务将突破港口原油的无力限制,形成点对点、点对链、店对面的能级提升。



推荐阅读

/article/1661304674386739200

企业信息化战略化规划

05-24 17:34:35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企业应抓住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牛鼻子”,推动规划先行,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article/1660942745927450624

2023年数字化转型的7大趋势

05-23 17:36:24

近日,全球排名第一的CRM厂商Salesforce旗下的全资子公司Mulesoft,发布了《2023年7大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同时结合Gartner...

010-88604250